首页
部门概况
部门简介
组织机构
教师风采
信息化服务
一卡通服务
校园网服务
常见问题
网络问题
校园卡问题
其他类问题
官网主页
联系我们
电子地图

习近平给出的领导干部“交往指南”

 

中国是礼仪之邦,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。正确的人际交往,可以增长见识,联络感情,加深友谊,促使人的心智健康全面发展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,人际交往观体现着党性,彰显着作风,是立党为公还是腐化堕落的“试金石”,关乎党的形象和事业兴衰。那么领导干部该如何交往呢?咱们来看看习近平给出的“交往指南”。


凝心聚力的“交往指南”

上世纪80年代,习近平到正定县任职,与作家贾大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在与贾大山作为知己相处的同时,习近平更多地把他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,作为从政的参谋、为人的榜样。十余年历久弥坚的交往,感人至深,早已传为佳话。

“益者三友,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”。重温习近平与贾大山的交往故事,人们可以深刻理解领导干部怎样做知识分子的“挚友、诤友”,怎样以识才的慧眼、爱才的诚意、用才的胆识、容才的雅量、聚才的良方,广开进贤之路。

除了与知识分子的交往之道,习近平还根据其他社会群体的特点和规律,为领导干部开列了凝心聚力的“交往指南”。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,要求领导干部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;到去年两会上,要求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守住底线、把好分寸,提出“亲”、“清”二字的新型政商关系;再到知识分子、劳动模范、青年代表座谈会上,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……

 

大道至简。习近平为领导干部指明的“交往之道”,可以概括为“廉”、“诚”、“实”、“明”的“四字经”。


A


关于守“廉”

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总结历史教训时,得出一个结论:贿随权集。反思一些腐败案件,不少落马官员的背后,常常有不法商人的影子,“朋友圈”逐渐演变成了“腐败圈”。正是基于对腐败风险的清醒认识,习近平多次向各级干部警示“围猎”问题。他提醒县委书记“各种诱惑、算计都冲着你来,各种讨好、捧杀都对着你去”,他告诫省部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,要注重防范被利益集团“围猎”。


 


领导干部由于工作关系,接触的人很多,主动结交攀附的也大有人在,如果不加选择,什么人都来往,很容易被人利用,甚至受人左右。从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,交错一个朋友,往往就是掉进一口腐败的陷阱。为此,必须谨慎择友,这是健康交往的前提。要头脑清醒,善于识人。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拉拉扯扯、搞感情投资的人,那些特别想当官、特别敢花钱、特别能套近乎的人,那些素质低下、趣味庸俗、社会交往混杂的人,那些了解不多、背景不清的人,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,拉开必要的距离。


B


关于真“诚”


 

“以人为鉴,可以知得失”。领导干部处于特殊的位置,更需要听真话、察实情。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多交一些坦诚相见、直率敢言的诤友,多听一些逆耳的忠言,帮助自己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,纠正错误的认识和行为,不断提高思想水平,减少工作失误。

习近平指出,领导干部对来自知识分子的意见和批评,只要出发点是好的,就要热忱欢迎,对的就积极采纳。即使个别意见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,也要多一些包涵、多一些宽容,坚持不抓辫子、不扣帽子、不打棍子。这是共产党人接受监督的诚意和胸怀。在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的接触交往中,习近平也提出要“亲”,要“坦荡真诚”,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、多谈心、多引导。所谓“亲”,其实就是以诚心拉近距离,以诚意加强团结。


C


关于务“实”

 

务实是为政之道,也是交往之要。人们判断一个干部值不值得信赖,往往不是看说了什么,而是看做了什么。干实事,才能得人心。

关于领导干部与知识分子打交道,习近平要求为知识分子工作学习创造更好条件,让他们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,可谓以实干聚才用才;关于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的关系,习近平特别提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要积极作为、靠前服务,帮助解决实际困难,可谓以实干安商兴商;关于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,习近平强调做老实人、说老实话、干老实事,不能搞“形象工程”、“政绩工程”、数字游戏,尤其是民生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,承诺了的就要兑现,可谓以实干造福人民。


D


关于透“明”


 

君子之交淡如水。简单不是冷淡,而是一种境界。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追求淡泊俭朴的交往境界,年节一声问候,见面一杯清茶,既可以使自己身心轻松,又有利于培育真挚纯洁的友情。交往要“透明"。


领导干部的社会交往不少是公务交往,即便是单纯的私人情谊,也难免会与其权力地位相联系,因此,应当光明正大地进行交往。这既是领导干部坦荡无私的体现,也是规避交往失范的需要。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树立“阳光交往”的意识,自觉增强交往的透明度,做到友在明处交,话在明处说,事在明处办,主动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。


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,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一个重要指向,就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着力破解贪污腐败、脱离群众、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等损害党群和干群关系的问题。从出台八项规定、反“四风”,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从进行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,到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一个贯穿其中的逻辑,就是使全党站稳群众立场、践行群众路线,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、与人民同甘共苦、与人民团结奋斗。而对领导干部来说,与人民群众打交道,更要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,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做群众的贴心人。


源:中国组织人事报

上一页:【微党课】制定《准则》修订《条例》的原则
下一页:【两学一做】讲政治,怎么讲?

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