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部门概况
部门简介
组织机构
教师风采
信息化服务
一卡通服务
校园网服务
常见问题
网络问题
校园卡问题
其他类问题
官网主页
联系我们
电子地图

【荐读】“关键先生”要当好“班长”

点击打开阅读原文

    现实中,党委一把手是“关键少数”中的“关键少数”,因权力大、责任重而被群众称为“关键先生”,其工作表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。在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,公众更要求“关键先生”们当好发扬民主的“班长”,而不能当颐指气使的“家长”。


    为什么一把手要当好“班长”?毛泽东同志曾在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一文中进行了明确阐述,他表示,“党委书记要善于当‘班长’。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,像军队的一个班,书记好比是‘班长’”“党委要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,就必须依靠党委这‘一班人’,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”。那么,各级党委的一把手当前该如何当好“班长”呢?就要遵循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提出来的三点要求:发扬民主、善于集中、敢于担责。在研究讨论问题时要把自己当成班子中平等的一员,充分发扬民主,严格按程序决策、按规矩办事,注意听取不同意见,正确对待少数人意见,不能搞一言堂或家长制。


    发扬民主,就要“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。不仅‘班长’要这样做,委员也要这样做。不要在背后议论。有了问题就开会,摆到桌面上来讨论,规定它几条,问题就解决了”。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中的这句话,意在告诉各级党委,这个班子是集体领导决策的,必须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。这就要求一把手不能凌驾于党组织之上,而要尊重班子成员,善于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,和大家坦诚相待,注重决策的科学性、民主性,不能为了私利搞一言堂、家长制,把“班长”变成“家长”。


    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,是保障一把手当好“班长”的关键。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,是党最大的制度优势。如果这一制度执行不力,势必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危害。现实中,有的一把手以为自己是“老大”,把单位当成私人领地而为所欲为,把公权变成私权而我行我素,把自己的话当政策而狂妄自大,把单位变成针插不进、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。这种唯我独尊的权力把持很危险,往往导致一把手“不得善终”。还有的一把手成了“一霸手”,“霸”权、“霸”财、“霸”物、“霸”人,事无巨细,什么都“霸”,民主决策流于形式,集体领导成了陪衬,结果往往是决策失误、贻误民生。各级党委只有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,才能管好一把手,班子成员才能做到服从不盲从、尽职不越职,坚决不当应声虫。


   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,就是要落实好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机制,规范领导班子议事规则,凡属重大问题,要按照集体领导、民主集中、个别酝酿、会议决定的原则,由集体讨论、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决定,不允许用其他形式取代党委及其常委会(或党组)的领导。一把手要支持班子成员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开展工作,坚决防止和克服名为集体领导、实际上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以及名为集体负责、实际上无人负责的现象。同时,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。一把手要正确对待监督,主动接受监督,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,决不能拒绝监督、逃避监督,坚持做到可以行使的权力按规则正确行使,该由领导班子集体行使的权力个人不能擅自行使,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决不能行使。


    “欲影正者端其表,欲下廉者先之身。”实践证明,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,重点在一把手,关键在一把手,难点也在一把手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,民主集中制贯彻得怎么样,关键看领导干部做得怎么样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自觉做表率、树标杆,坚持按照民主集中制规则议事、决策、办事,带头维护中央权威,带头发扬党内民主,带头坚持集体领导,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,着力防止和纠正发扬民主不够、正确集中不够、开展批评不够、严肃纪律不够等问题。只有这样,一把手才能当好“关键先生”,发挥好“班长”的积极作用,带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

来源:江西日报

 

上一页:习近平"4·19"重要讲话一周年: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
下一页:【荐读】聪明的领导如何做决策?(10点)

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-1